,

回来: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归国科学家们

¥9.00

& 免注册下单,在同一店铺下单,不论数量多少,均另外加6元邮费

旧书 ISBN9787807720997

剩余量: 库存 1 件

- +

联系客服

电话同微信:15333220763

货号*6.1作者: 《学习时报》编辑部
出版社: 大有书局
出版时间: 2023-03
版次: 1
ISBN: 9787807720997
定价: 66.00
装帧: 平装
开本: 16开
纸张: 胶版纸
页数: 280页
字数: 224千字
内容简介:
本书整理自《学习时报》“归国科学家“专栏,共收录文章40篇。新中国成立前后,百废待兴,归国科学家们回国后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,投身科研实践,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、农业发展、医药卫生、航天、核物理等领域献计献策,在他们刻苦钻研和锐意创新下,新中国各项科技事业得到快速发展。除钱学森、华罗庚等知名科学家,本书还讲述了王承书、陈能宽、柯俊、杨承宗、马世骏、吴仲华等以前较少宣传的科学家的故事。他们放弃了国外优渥的物质生活,毅然回到了“一穷二白“的新中国,展现了澎湃的爱国主义精神。

作者简介:
《学习时报》由中共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主管主办,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党唯一专门讲学习的报纸,是以思想理论宣传为主旨的中央级大报。《学习时报》以党员领导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,具有鲜明的思想性、理论性、前沿性和知识性。“归国科学家“栏目开设于2021年4月,介绍归国科学家的先进事迹,弘扬归国科学家精神。

目录:
前言

讲好归国科学家故事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

1940年 林巧稚:怀着非凡的爱去做平凡的事 / 1

1946年 钱伟长:即使在最艰难时期,依然乐观向上 /7

1947年 彭桓武:回国不需要理由 /15

1948年 王大珩:提出“863计划”的战略科学家 /21

钱三强: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 /29

1949年 任新民:中国航天“总总师” /37

梁思礼:我干的导弹是保卫祖国的 /43

1950年 唐敖庆:开创现代理论化学的“中国学派” /51

华罗庚:创造自主的数学研究 /57

朱光亚:“五无”境界的“科技众帅之帅” /63

王希季:中国航天事业的“铺路石” /71

侯祥麟:石油领域的战略科学家 /76

余国琮:要把“争一口气”的精神传承下去 /81

程开甲:隐匿铸核盾 /87

姜圣阶:为祖国和人民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 /93

邓稼先:如果有来生,我还选择中国 /98

杨南生:我的爱人科学家 /104

赵忠尧:“大师们的老师” /116

王志均:为祖国生理学事业奋斗成就“终身大事” /121

1951年 杨承宗:为原子弹加铀的科学家 /127

马世骏: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先驱 /134

1952年 谢希德:新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/139

罗沛霖:建言推动成立中国工程院 /144

1953年 柯俊:提出中国“十大发明”的钢铁大师 /151

3171号:王绶琯星 /158

1954年 吴仲华:致远者骥,社稷之器 /165

刘有成:中国自由基化学奠基人 /171

1955年 郑哲敏:力学家的报国之“力” /177

张兴钤:科学报国支撑金石人生 /184

谢家麟:中国加速器物理之第一人 /190

钱学森:科学最重?名利最轻 /196

陈能宽:以“为国做事”为使命 /202

师昌绪:从“材料人”到战略科学家 /207

1956年 陆元九:初心不改的“惯性导航”巨擘 /213

郭永怀:把生命献给我国核事业 /220

王承书:只要祖国需要,“我愿意” /228

张文裕:建设中国自己的高能加速器 /235

杨嘉墀:将生命化为银河中的一颗星 /240

1958年 彭士禄: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 /247

李桓英:一名百岁党员的奋斗之路 /252

祖国不会忘记 /259

评价

目前还没有评价

只有已购买此产品的登录客户才能发表评价。

供应商信息

  • 商店名称: 自营
  • 供应商: 自营
  • 地址: 山东, 曲阜, , 旧县
  • 尚未找到评分!
购物车
回来: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归国科学家们回来: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归国科学家们
¥9.00

剩余量: 库存 1 件

- +
滚动至顶部